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

有錢的定義是甚

這是我看到的一篇 別人寫的文章 [先註明不是我自己寫的 但是狠有趣 可以參考用]

很多人都說希望成為有錢人,但是要有多少錢才叫有錢呢?路上隨便抓十個人問他要不要當有錢人,我想十個人都會說要當有錢人。如果你再問那你要多少錢?可能有5個就答不出來了。另外答得出來的人可能對說一億、五仟萬,你如果再問他們為什麼是這個數字?接下來可能又有三個人答不出來。如果你連你為什麼要有錢的原因都不知道,那你憑什麼有錢呢?這就像在跑一個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一樣,我想很多人就會中途放棄了。
那有錢的定義又是什麼呢?依現金流遊戲到快車道的定義來說,就是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總支出。假設你一個月要花3萬元,那你一個月的被動收入就要大於3萬元,那你就是有錢。另一個定義就是可以讓你不虞匱乏的追求你的理想,就叫有錢。這個定義也跟上面的類似,你追求的理想可能需要錢,也可能不需要錢。但是不論如何,你還是要滿足基本的生存,所以在滿足基本的生存的前提下,你的被動收入就必須要讓你能生存下去,這就叫有錢。
先來提一下被動收入好了,很多人不道什麼叫被動收入。其實被動收入高才能叫有錢,主動收入高不叫有錢。一般人看到別人月薪高就以為對方很有錢,但是俗語說得好:「你永遠不知道意外跟明天那一個先到。」所以月薪高的人可能在意外發生後瞬間沒錢了。簡單來說,被動收入就是你不太需要做事就可以有的收入。舉例來說:股利、版稅、房租等。而主動收入就是你一不做就沒了,比如:薪水、炒股、炒房。被動收入的好處是第一個你不怕意外的發生,如果發生了你還是可以維持基本生活。第二個是你有時間可以追求你想做的事,因為一天的時間每個人都一樣的,你拿去追求你想做的事,就少了很多時間去做賺薪水的事,所以要多一點時間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話,那就是要多一點不花時間就有的收入,讓你可以維持生活。任何收入你只要想著,如果你兩個月都出國,那筆錢還會不會進來,就知道是被動還是主動收入了。
知道定義了以後,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?其實把它寫成數學式就知道了:每月被動收入>每月總支出
這個式子要成立就兩個方法,左邊被動收入要提高(增加被動收入),或是右邊每月支出要降低。左邊提高的方式就是投資,而投資的前提是要有一筆錢,這筆錢沒有其它方法,一開始就只能靠主動收入去賺,然後存錢。存到一個金額後就可以開始投資,然後開始有被動收入。右邊降低的方法就是記帳,先找出自己每個月花了多少錢,然後必須的金額是多少,非必須的金額是多少。能不能降低非必須的存起來拿到左邊做投資?這樣慢慢就會達成這個公式了。
那回到最開始,我到底要多有錢才叫有錢?由記帳開始找出自己每月必須的支出。假設每月是3萬元。然後再算出以你的投資資本要多少。假設你是用最笨的方式是存在銀行。而利率是1.2%。所以你需要的資本就是3萬x12/0.012=3000萬元。意思就是你只要有3000萬元存在銀行,一年有36萬利息,平均一個月就是3萬元收入。所以你只要賺到3000萬元的資本,你就算是一個真正財務自由的有錢人了。 

我覺得主要的工作 還是在努力現有的工作 先賺第一筆資金 然後靠投資 慢慢累積自己的被動收入 這才會慢慢的變成富人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